古诗文

分享好看原创的古诗文!
诗歌大全>诗歌>古诗文

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一四

分类:古诗文发布者:临渊不羡鱼

諸法本來絕待,觸目且拘礙。隻因斷臂覓心,便有人求忏罪。

無文印子既成,付法傳衣厮賴。緻令盧老黃梅,墜石腰間舂碓。

将謂有法與人,問著卻言不會。引得後代兒孫,盡作韓獹逐塊。

雖欲扶豎宗乘,奈何東倒西傫。子細檢點将來,直是令人叵耐。

若也盡令而行,一擊須教粉碎。有時靜坐思量,就中也有可愛。

深沙共脩羅結親,金剛與土地指背。

作者簡介

釋宗杲(1089~1163),字昙晦,江南東路宣州甯國(今安徽甯國)人,俗姓奚,臨濟宗僧人,是宋代禅宗史上“看話禅”派的創始人,法名妙喜,賜號“大慧普覺禅師”。宗杲生活于北、南宋之際,在南渡後倡明儒佛滲透、回應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。他不僅是連結南北兩宋僧人與儒學的重要環節,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。

诸法本来绝待,触目且拘碍。只因断臂觅心,便有人求忏罪。

无文印子既成,付法传衣厮赖。致令卢老黄梅,坠石腰间舂碓。

将谓有法与人,问著却言不会。引得后代儿孙,尽作韩獹逐块。

虽欲扶竖宗乘,奈何东倒西傫。子细检点将来,直是令人叵耐。

若也尽令而行,一击须教粉碎。有时静坐思量,就中也有可爱。

深沙共脩罗结亲,金刚与土地指背。

作者简介

释宗杲(1089~1163),字昙晦,江南东路宣州宁国(今安徽宁国)人,俗姓奚,临济宗僧人,是宋代禅宗史上“看话禅”派的创始人,法名妙喜,赐号“大慧普觉禅师”。宗杲生活于北、南宋之际,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、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。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,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。

焦山 其二

秃柳澄沙浪打涡,峭帆风饱掠江过。坡陀石磴盘盘上,佳处亭前晚景多。作者简介金天羽(1874~1947)初名懋基,又名天翮,字松岑,改今名,号鹤望,别署有麒麟、爱自...[全文阅读]

国风·周南·桃夭

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创作背景  关于此诗的背景,《毛诗序》以...[全文阅读]

登二妃庙

朝云乱人目,帝女湘川宿。折菡巫山下,采荇洞庭腹。故以轻薄好,千里命舻舳。何事非相思,江上葳蕤竹。作者简介吴均(469年-520年),字叔庠。南朝梁史学家,文学家...[全文阅读]

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·其二

可怜谁家郎?缘流乘素舸。但问情若为,月就云中堕。作者简介谢灵运(385年-433年),东晋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出生在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,原为陈郡谢氏士...[全文阅读]

喜怒哀乐未发

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...[全文阅读]

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

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。子曰:“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。居则曰:‘不吾知也。’如或知尔,则何以哉?”子路率尔而对曰: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,加之以师旅...[全文阅读]

本文标题: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一四

本文链接:http://m.biqugena.com/mip-article/214535.html

上一篇:春日郊行示地方官 其四

下一篇:九日浮梁有约登高者以病不赴

古诗文相关文章
更多古诗文文章

精选古诗文

经典诗歌分类阅读

古诗文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