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

分享好看原创的古诗文!
诗歌大全>诗歌>古诗文

登大雷岸与妹书

分类:古诗文发布者:复古

  吾自發寒雨,全行日少,加秋潦浩汗,山溪猥至,渡泝無邊,險徑遊曆,棧石星飯,結荷水宿,旅客貧辛,波路壯闊,始以今日食時,僅及大雷。塗登千裏,日逾十晨,嚴霜慘節,悲風斷肌,去親爲客,如何如何!

  向因涉頓,憑觀川陸;遨神清渚,流睇方曛;東顧五州之隔,西眺九派之分;窺地門之絕景,望天際之孤雲。長圖大念,隐心者久矣。

  南則積山萬狀,負氣争高,含霞飲景,參差代雄,淩跨長隴,前後相屬,帶天有匝,橫地無窮;東則砥原遠隰,亡端靡際,寒蓬夕卷,古樹雲平,旋風四起,思鳥群歸,靜聽無聞,極視不見。北則陂池潛演,湖脈通連,苎蒿攸積,菰蘆所繁,栖波之鳥,水化之蟲,智吞愚,強捕小,號噪驚聒,紛乎其中;西則回江永指,長波天合,滔滔何窮,漫漫安竭?創古迄今,舳舻相接。思盡波濤,悲滿潭壑。煙歸八表,終爲野塵。而是注集,長寫不測,修靈浩蕩,知其何故哉?

  西南望廬山,又特驚異。基壓江潮,峰與辰漢相接。上常積雲霞,雕錦缛。若華夕曜,岩澤氣通,傳明散彩,赫似绛天。左右青霭,表裏紫霄。從嶺而上,氣盡金光,半山以下,純爲黛色。信可以神居帝郊,鎮控湘漢者也。

  若潀洞所積,溪壑所射,鼓怒之所豗擊,湧澓之所宕滌,則上窮荻浦,下

下至狶洲;南薄燕?,北極雷澱,削長埤短,可數百裏。其中騰波觸天,高浪灌日,吞吐百川,寫洩萬壑。輕煙不流,華鼎振涾。弱草朱靡,洪漣隴蹙。散渙長驚,電透箭疾。穹溘崩聚,坻飛嶺複。回沫冠山,奔濤空谷。碪石爲之摧碎,碕岸爲之?落。仰視大火,俯聽波聲、愁魄脅息,心驚慓矣!

  至于繁化殊育,詭質怪章,則有江鵝、海鴨、魚鲛、水虎之類,豚首、象鼻、芒須、針尾之族,石蟹、土蚌、燕箕、雀蛤之俦,折甲、曲牙、逆鱗、返舌之屬。掩沙漲,被草渚,浴雨排風,吹澇弄翮。

  夕景欲沈,曉霧将合,孤鶴寒嘯,遊鴻遠吟,樵蘇一歎,舟子再泣。誠足悲憂,不可說也。風吹雷飙,夜戒前路。下弦内外,望達所屆。

  寒暑難适,汝專自慎,夙夜戒護,勿我爲念。恐欲知之,聊書所睹。臨塗草蹙,辭意不周。

作者簡介

鮑照(約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學家,與顔延之、謝靈運合稱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遠,漢族,祖籍東海(治所在今山東郯城西南,轄區包括今江蘇漣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貧賤,臨海王劉子顼鎮荊州時,任前軍參軍。劉子顼作亂,照爲亂兵所殺。他長于樂府詩,其七言詩對唐代詩歌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鮑參軍集》。

創作背景

 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(439年),臨川王劉義慶出鎮

江州,引鮑照爲佐吏。同年秋天,鮑照由建康(今南京)赴江州(今江西九江)就職,途中經大雷岸(在今安徽境内),即景抒情,于是給他的妹妹鮑令晖寫了這封骈體書信。

  吾自发寒雨,全行日少,加秋潦浩汗,山溪猥至,渡泝无边,险径游历,栈石星饭,结荷水宿,旅客贫辛,波路壮阔,始以今日食时,仅及大雷。涂登千里,日逾十晨,严霜惨节,悲风断肌,去亲为客,如何如何!

  向因涉顿,凭观川陆;遨神清渚,流睇方曛;东顾五州之隔,西眺九派之分;窥地门之绝景,望天际之孤云。长图大念,隐心者久矣。

  南则积山万状,负气争高,含霞饮景,参差代雄,淩跨长陇,前后相属,带天有匝,横地无穷;东则砥原远隰,亡端靡际,寒蓬夕卷,古树云平,旋风四起,思鸟群归,静听无闻,极视不见。北则陂池潜演,湖脉通连,苎蒿攸积,菰芦所繁,栖波之鸟,水化之虫,智吞愚,强捕小,号噪惊聒,纷乎其中;西则回江永指,长波天合,滔滔何穷,漫漫安竭?创古迄今,舳舻相接。思尽波涛,悲满潭壑。烟归八表,终为野尘。而是注集,长写不测,修灵浩荡,知其何故哉?

  西南望庐山,又特惊异。基压江潮,峰与辰汉相接。上常积云霞,雕锦缛。若华夕曜,岩泽气通,传明散彩,赫似绛天。左右青霭,表里紫霄。从岭而上,气尽金光,半山以下,纯为黛色。信可以神居帝郊,镇控湘汉者也。

  若潀洞所积,溪壑所射,鼓怒之所豗击,涌澓之所宕涤,则上穷荻浦,下

下至狶洲;南薄燕?,北极雷淀,削长埤短,可数百里。其中腾波触天,高浪灌日,吞吐百川,写泄万壑。轻烟不流,华鼎振涾。弱草朱靡,洪涟陇蹙。散涣长惊,电透箭疾。穹溘崩聚,坻飞岭复。回沫冠山,奔涛空谷。碪石为之摧碎,碕岸为之?落。仰视大火,俯听波声、愁魄胁息,心惊慓矣!

  至于繁化殊育,诡质怪章,则有江鹅、海鸭、鱼鲛、水虎之类,豚首、象鼻、芒须、针尾之族,石蟹、土蚌、燕箕、雀蛤之俦,折甲、曲牙、逆鳞、返舌之属。掩沙涨,被草渚,浴雨排风,吹涝弄翮。

  夕景欲沈,晓雾将合,孤鹤寒啸,游鸿远吟,樵苏一叹,舟子再泣。诚足悲忧,不可说也。风吹雷飙,夜戒前路。下弦内外,望达所届。

  寒暑难适,汝专自慎,夙夜戒护,勿我为念。恐欲知之,聊书所睹。临涂草蹙,辞意不周。

作者简介

鲍照(约415年~466年)南朝宋文学家,与颜延之、谢灵运合称“元嘉三大家”。字明远,汉族,祖籍东海(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,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,久居建康(今南京)。家世贫贱,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,任前军参军。刘子顼作乱,照为乱兵所杀。他长于乐府诗,其七言诗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有《鲍参军集》。

创作背景

 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(439年),临川王刘义庆出镇

江州,引鲍照为佐吏。同年秋天,鲍照由建康(今南京)赴江州(今江西九江)就职,途中经大雷岸(在今安徽境内),即景抒情,于是给他的妹妹鲍令晖写了这封骈体书信。

焦山 其二

秃柳澄沙浪打涡,峭帆风饱掠江过。坡陀石磴盘盘上,佳处亭前晚景多。作者简介金天羽(1874~1947)初名懋基,又名天翮,字松岑,改今名,号鹤望,别署有麒麟、爱自...[全文阅读]

国风·周南·桃夭

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桃之夭夭,有蕡其实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室。桃之夭夭,其叶蓁蓁。之子于归,宜其家人。创作背景  关于此诗的背景,《毛诗序》以...[全文阅读]

登二妃庙

朝云乱人目,帝女湘川宿。折菡巫山下,采荇洞庭腹。故以轻薄好,千里命舻舳。何事非相思,江上葳蕤竹。作者简介吴均(469年-520年),字叔庠。南朝梁史学家,文学家...[全文阅读]

东阳溪中赠答诗二首·其二

可怜谁家郎?缘流乘素舸。但问情若为,月就云中堕。作者简介谢灵运(385年-433年),东晋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出生在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,原为陈郡谢氏士...[全文阅读]

喜怒哀乐未发

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...[全文阅读]

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

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。子曰:“以吾一日长乎尔,毋吾以也。居则曰:‘不吾知也。’如或知尔,则何以哉?”子路率尔而对曰:“千乘之国,摄乎大国之间,加之以师旅...[全文阅读]

本文标题:登大雷岸与妹书

本文链接:http://m.biqugena.com/mip-article/143954.html

上一篇:河传·燕飏

下一篇:东阳道上

古诗文相关文章
更多古诗文文章

精选古诗文

经典诗歌分类阅读

古诗文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