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风词韵

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!
诗歌大全>诗歌>古风词韵

雁字无多,写得相思几许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分类:古风词韵发布者:清尊素影

出自宋代周密的《掃花遊·九日懷歸》

江蓠怨碧,早過了霜花,錦空洲渚。孤蛩暗語。正長安亂葉,萬家砧杵。塵染秋衣,誰念西風倦旅。恨無據。怅望極歸舟,天際煙樹。心事曾細數。怕水葉沉紅,夢雲離去。情絲恨縷。倩回文爲織,那時愁句。雁字無多,寫得相思幾許。暗凝伫。近重陽、滿城風雨。譯文及注釋

譯文早過了經霜開花時候,洲渚邊已沒有一片花如錦的江蓠了。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嗚叫。正是長安木葉飄零,萬戶夜晚搗衣的時候。在京都很長久,衣裳塵污黑了,卻沒有遇到知己,沒有人顧念倦于行旅的天涯遊子。想回去,但又未能,隻有惆怅地極目望江上遠遠歸去的船隻和天邊煙樹,心事萦繞,無可排遣,隻怕美好的往事将如沉紅夢雲,一逝難返。所有的情事總結成一縷。請你像晉代蘇蕙織成錦字回文詩一樣,将當時的離愁别緒,寫成詩章或書信。即使書信也講不了多少相思情,裝不下許多愁。暗自凝眸伫立看重陽景象,一到近重陽節,隻是滿城風雨。

注釋掃花遊:詞牌名。雙調,九十四字,上片十一句六仄韻,下片十句七仄韻。孤蛩(qióng)暗語: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嗚叫。長安:代指杭州。亂葉:形容秋風一起,霜葉紛飛。砧杵(zhēn chǔ):搗衣(即洗衣或縫制衣服)的器具。砧:搗衣石。杵:棒槌。倦旅

旅:倦于行旅的天涯遊子。數:計算。倩(qìng):請。回文:即織成錦字回文。雁字無多:是說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,沒有多少字。幾許:多少。

賞析

  頭三句“江蓠怨碧,早過了霜花,錦空洲渚”,描寫重陽時節的典型景物江蓠,一種香草,出自屈原《離騷》:“扈江蓠與辟芷兮,紉秋蘭以爲佩。”李商隐《九日》詩用過這個典故:“空教楚客詠江蓠”,這裏也用爲九月九日景物,開江蓠因幽怨而呈現碧色,早過了經霜開花時候,水邊已沒有一片花如錦的江蓠了。下面接“孤蛩暗語”句,轉而寫聽到的聲音蟋蟀正在孤單地暗自鳴叫。姜夔《齊天樂》詠蟋蟀:“凄凄更聞私語”這裏是指九月蟋蟀初鳴。下面兩句:“正長安亂葉,萬家砧杵”。長安這裏指杭州,南宋的都城。長安亂葉句本賈島送别詩“秋風吹渭水,落葉滿長安”,和周美成《齊天樂》“渭水西風,長安亂葉,空憶詩情宛轉”,形容落葉随風飛舞,飄落滿地。“萬家砧杵”本李白《子夜吳歌》“長安一片月,萬戶扌壽衣聲”,家家用砧杵爲将要遠服兵役的人制征衣。姜夔《齊天樂》也描寫蟋蟀叫聲“相和砧杵”。

  這兩句點明了作者當時的時間、地點和氛圍。

  “塵染秋衣,誰念西風倦旅。”轉入寫客況凄涼。塵染秋衣一句,脫于西晉陸機《爲顧彥

先贈婦》詩:“京洛多風塵,素衣化爲缁。”意思是說:在京城呆得很久了,衣裳已經被塵土染黑,卻沒有人來關心我這個滿懷疲憊的異鄉旅客。北宋晁端禮《水龍吟》“倦遊京洛風塵,夜來病酒無人問”,也是這個意思上阕結尾三句:“恨無據。怅望極歸舟,天際煙樹。”描寫心中的鄉愁無以依托,隻有惆怅地眺望江上遠去的歸船和天邊如煙的樹木。詞用謝朓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》詩“天際識歸舟,雲中辨江樹”語,表示自己想回去又不能,隻有遙望江上舟樹以寄托鄉思《古詩》“遠望可以當歸”即是這種心情下阕起首一句“心事曾細數”,統領以下各句,表明作者由寫景寄情轉入全寫内心世界。“怕水葉沉紅,夢雲離去”“怕水葉沉紅”,是寫紅荷凋落。翁元龍《隔浦蓮近》“沉紅入水,漸做小蓮離藕”,語意相近。“夢雲離去”,語出楚王夢遇神女,及朝爲行雲的故事。這三句是說,作者心事重重,無法輕松,隻擔心美好的往事象荷花凋謝、夢雲離去一樣,再也不能重視了。下句“情絲恨縷”稍停頓一下。一語概括所有的心事,再細說“倩回紋爲織,那時愁句”,是說像晉代蘇蕙織錦字回文詩一樣,将當時的離愁别緒,寫成詞章或書信。

  “雁字無多,寫得相思幾許”,接着上面兩句的意思,轉折了一

下,說即使書信也裝不了多少相思情雁隻排成人字、一字,沒有多少字,怎能寫出多少相思,言外意是思無限。人們又常用鴻雁指書信。秦觀《減字木蘭花》有“困倚危樓,過盡飛鴻字字愁”句,雖都用鴻雁作比,卻用法相反,各從不同角度作出恰當的比喻。下阕結尾三句:“暗凝伫。近重、滿城風雨。”作者心潮起伏、思緒難平之後,又回到重陽節和那時景色上,首尾呼應。自己一個人伫立凝望重陽景象,卻隻見到滿城風雨。這正同上阕“錦空洲渚”、“正長安亂葉,萬家砧杵”等句同樣凄清。“近重陽、滿城風雨”一句來自潘大臨“滿城風雨近重陽”,但隻颠倒詞序,例由豪放變凄涼。

  這首詞凄而不慘,哀而不傷,很好地把握了重陽節的景象與作者自己的心情。詞人鋪陳上的抑揚頓挫也恰到好處,令讀者心有戚戚焉。這首詞還有一個特色,就是用典頗多,句多出處,雖見研習前人之功,但亦略多了些。

創作背景

  周密身處南宋末年,憑他詞人的敏感,他自然感受到北元興起而南朝衰敗的景象。又加上作者京城失意,思念故鄉,這時偏逢九月初九重陽節,便有了這首《掃花遊·九日懷歸》。

作者簡介

周密 (1232-1298),字公謹,號草窗,又號四水潛夫、弁陽老人、華不注山人,南宋詞人、文學家。祖籍濟南,流寓吳興

出自宋代周密的《扫花游·九日怀归》

江蓠怨碧,早过了霜花,锦空洲渚。孤蛩暗语。正长安乱叶,万家砧杵。尘染秋衣,谁念西风倦旅。恨无据。怅望极归舟,天际烟树。心事曾细数。怕水叶沉红,梦云离去。情丝恨缕。倩回文为织,那时愁句。雁字无多,写得相思几许。暗凝伫。近重阳、满城风雨译文及注释

译文早过了经霜开花时候,洲渚边已没有一片花如锦的江蓠了。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呜叫。正是长安木叶飘零,万户夜晚捣衣的时候。在京都很长久,衣裳尘污黑了,却没有遇到知己,没有人顾念倦于行旅的天涯游子。想回去,但又未能,只有惆怅地极目望江上远远归去的船只和天边烟树,心事萦绕,无可排遣,只怕美好的往事将如沉红梦云,一逝难返。所有的情事总结成一缕。请你像晋代苏蕙织成锦字回文诗一样,将当时的离愁别绪,写成诗章或书信。即使书信也讲不了多少相思情,装不下许多愁。暗自凝眸伫立看重阳景象,一到近重阳节,只是满城风雨。

注释扫花游:词牌名。双调,九十四字,上片十一句六仄韵,下片十句七仄韵。孤蛩(qióng)暗语:孤零零的蟋蟀暗自呜叫。长安:代指杭州。乱叶:形容秋风一起,霜叶纷飞。砧杵(zhēn chǔ):捣衣(即洗衣或缝制衣服)的器具。砧:捣衣石。杵:棒槌。倦旅

旅:倦于行旅的天涯游子。数:计算。倩(qìng):请。回文:即织成锦字回文。雁字无多:是说大雁排成一字或人字,没有多少字。几许:多少。

赏析

  头三句“江蓠怨碧,早过了霜花,锦空洲渚”,描写重阳时节的典型景物江蓠,一种香草,出自屈原《离骚》:“扈江蓠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。”李商隐《九日》诗用过这个典故:“空教楚客咏江蓠”,这里也用为九月九日景物,开江蓠因幽怨而呈现碧色,早过了经霜开花时候,水边已没有一片花如锦的江蓠了。下面接“孤蛩暗语”句,转而写听到的声音蟋蟀正在孤单地暗自鸣叫。姜夔《齐天乐》咏蟋蟀:“凄凄更闻私语”这里是指九月蟋蟀初鸣。下面两句:“正长安乱叶,万家砧杵”。长安这里指杭州,南宋的都城。长安乱叶句本贾岛送别诗“秋风吹渭水,落叶满长安”,和周美成《齐天乐》“渭水西风,长安乱叶,空忆诗情宛转”,形容落叶随风飞舞,飘落满地。“万家砧杵”本李白《子夜吴歌》“长安一片月,万户扌寿衣声”,家家用砧杵为将要远服兵役的人制征衣。姜夔《齐天乐》也描写蟋蟀叫声“相和砧杵”。

  这两句点明了作者当时的时间、地点和氛围。

  “尘染秋衣,谁念西风倦旅。”转入写客况凄凉。尘染秋衣一句,脱于西晋陆机《为顾彦

先赠妇》诗:“京洛多风尘,素衣化为缁。”意思是说:在京城呆得很久了,衣裳已经被尘土染黑,却没有人来关心我这个满怀疲惫的异乡旅客。北宋晁端礼《水龙吟》“倦游京洛风尘,夜来病酒无人问”,也是这个意思上阕结尾三句:“恨无据。怅望极归舟,天际烟树。”描写心中的乡愁无以依托,只有惆怅地眺望江上远去的归船和天边如烟的树木。词用谢朓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》诗“天际识归舟,云中辨江树”语,表示自己想回去又不能,只有遥望江上舟树以寄托乡思《古诗》“远望可以当归”即是这种心情下阕起首一句“心事曾细数”,统领以下各句,表明作者由写景寄情转入全写内心世界。“怕水叶沉红,梦云离去”“怕水叶沉红”,是写红荷凋落。翁元龙《隔浦莲近》“沉红入水,渐做小莲离藕”,语意相近。“梦云离去”,语出楚王梦遇神女,及朝为行云的故事。这三句是说,作者心事重重,无法轻松,只担心美好的往事象荷花凋谢、梦云离去一样,再也不能重视了。下句“情丝恨缕”稍停顿一下。一语概括所有的心事,再细说“倩回纹为织,那时愁句”,是说像晋代苏蕙织锦字回文诗一样,将当时的离愁别绪,写成词章或书信。

  “雁字无多,写得相思几许”,接着上面两句的意思,转折了一

下,说即使书信也装不了多少相思情雁只排成人字、一字,没有多少字,怎能写出多少相思,言外意是思无限。人们又常用鸿雁指书信。秦观《减字木兰花》有“困倚危楼,过尽飞鸿字字愁”句,虽都用鸿雁作比,却用法相反,各从不同角度作出恰当的比喻。下阕结尾三句:“暗凝伫。近重、满城风雨。”作者心潮起伏、思绪难平之后,又回到重阳节和那时景色上,首尾呼应。自己一个人伫立凝望重阳景象,却只见到满城风雨。这正同上阕“锦空洲渚”、“正长安乱叶,万家砧杵”等句同样凄清。“近重阳、满城风雨”一句来自潘大临“满城风雨近重阳”,但只颠倒词序,例由豪放变凄凉。

  这首词凄而不惨,哀而不伤,很好地把握了重阳节的景象与作者自己的心情。词人铺陈上的抑扬顿挫也恰到好处,令读者心有戚戚焉。这首词还有一个特色,就是用典颇多,句多出处,虽见研习前人之功,但亦略多了些。

创作背景

  周密身处南宋末年,凭他词人的敏感,他自然感受到北元兴起而南朝衰败的景象。又加上作者京城失意,思念故乡,这时偏逢九月初九重阳节,便有了这首《扫花游·九日怀归》。

作者简介

周密 (1232-1298),字公谨,号草窗,又号四水潜夫、弁阳老人、华不注山人,南宋词人、文学家。祖籍济南,流寓吴兴

魏王恐,使人止晋鄙,留军壁邺,名为救赵,实持两端以观望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两汉司马迁的《魏公子列传》  魏公子无忌者,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。昭王薨,安釐王即位,封公子为信陵君。是时范睢亡魏相秦,以怨魏齐故,秦兵围大梁,破魏...[全文阅读]

汉宫露,梁园雪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明代张煌言的《满江红·屈指兴亡》屈指兴亡,恨南北、黄图消歇。便几个、孤忠大义,冰清玉烈。赵信城边羌笛雨,李陵台上胡笳月。惨模糊、吹出玉关情,声凄切。汉宫露...[全文阅读]

择肉而后发,先中而命处,弦矢分,艺殪仆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 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:“楚则失矣,而齐亦未为得也。夫使诸侯纳贡者,非为财币,所以述职也。封疆画界者,非为守御,所以禁淫也。今齐列为东...[全文阅读]

唤客情应重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宋代张孝祥的《菩萨蛮·庭叶翻翻秋向晚》庭叶翻翻秋向晚。凉砧敲月催金剪。楼上已清寒。不堪频倚栏。 邻翁开社瓮。唤客情应重。不醉且无归。醉时归路迷。作...[全文阅读]

精禽梦觉仍衔石,斗士诚坚共抗流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近现代鲁迅的《题三义塔》三义塔者,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,在日本,农人共建。奔霆飞熛歼人子,败井颓垣剩饿鸠。 偶值大心离火宅,终遗高塔念瀛洲。精禽...[全文阅读]

江介多悲风,淮泗驰急流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魏晋曹植的《杂诗七首》高台多悲风,朝日照北林。之子在万里,江湖逈且深。方舟安可极,离思故难任。孤鴈飞南游,过庭长哀吟。翘思慕远人,愿欲托遗音。形影忽不见,翩...[全文阅读]

本文标题:雁字无多,写得相思几许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本文链接:http://m.biqugena.com/mip-article/126517.html

上一篇:故乡今夜思千里,霜鬓明朝又一年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下一篇:闲坐悲君亦自悲,百年多是几多时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古风词韵相关文章
更多古风词韵文章

精选古风词韵

经典诗歌分类阅读

古风词韵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