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风词韵

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!
诗歌大全>诗歌>古风词韵

去意徊徨,别语愁难听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分类:古风词韵发布者:秋日私语

出自宋代周邦彥的《蝶戀花·早行》

月皎驚烏栖不定,更漏将殘,辘轳牽金井。喚起兩眸清炯炯。淚花落枕紅綿冷。執手霜風吹鬓影。去意徊徨,别語愁難聽。樓上闌幹橫鬥柄,露寒人遠雞相應。譯文及注釋

譯文月光皎潔明亮,烏鴉的叫聲不停。更漏已經要沒有了,屋外搖動轳辘在井裏汲水的聲音傳進房間。這聲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憂愁,一雙美麗明亮的眼睛流下淚水,她一夜來眼淚一直流個不停,連枕中的紅綿濕透了。兩人手拉着手來到庭院,任霜風吹着她的頭發。離别的雙方難舍難分,告别的話兒聽得讓人落淚斷腸。樓上星光正明亮,北鬥星橫在夜空。天色漸明,遠處傳來雞叫,仿佛催人分别。

注釋月皎:月色潔白光明。《詩經·陳·月出》:“月出皎兮。”更漏:即刻漏,古代記時器。轳辘:井上汲水轳辘轉動的聲音。眸:眼珠。炯炯:明亮貌。徊徨:徘徊、彷惶的意思。闌幹:橫斜貌。鬥柄:北鬥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顆星象古代酌酒所用的鬥把,叫做鬥柄。

句解

月皎驚烏栖不定。更漏将殘,轣辘牽金井  曹操《短歌行》詩裏寫“月明星稀,烏鵲南飛。”辛棄疾《西江月》詞裏寫“明月别枝驚鵲。”中國古代繪畫中也常有烏鵲明月之境。周邦彥詞,長于翻新出奇。一句“月皎驚烏栖不定”,自足與曹孟德、

、辛棄疾鼎足而三。阒靜之夜,空無一物,唯有一輪皎潔明亮的圓月當空高照,這明月光耀得觸目驚心,以至于枝頭的烏鵲驚魂落魄,飛栖不定。轣辘,即辘轳。因“轳”字是平聲字,用在句中失粘,故用“轣辘”。金井,指用黃銅包裝的井欄,是富貴人家景象。漏是沙漏,或者水漏,古人用以計時。更漏将殘,是說夜色将盡。 

喚起兩眸清炯炯,淚花落枕紅棉冷  喚起,是說閨中人被喚醒了。美人的雙眸,自是清亮之極。炯炯,是明亮的樣子。周邦彥這裏是用《楚辭》嚴忌《哀時命》詩“夜炯炯而不寐,懷隐憂而厲茲”的語典。之所以“炯炯”,乃是因爲當事人有一腔心事,長夜難眠。淚花落枕,當是夢中啼哭之故。紅棉,是指用棉花填充的紅色枕頭。不知閨中人夢見了什麽傷心事,夢中流淚,竟濕透了枕頭。“冷”字包含三重意思:一是枕頭爲淚水濕透而冷;二是時間上後半夜最冷;三是點明閨中人獨眠,感覺冷。至于閨中人被什麽喚醒——是被驚烏喚醒?還是被所夢見之事驚醒?便全都交給讀者意會了。 

執手霜風吹鬓影。去意徊徨,别語愁難聽  執手,是緊握對方之手。古詩文裏“執手”,多和惜别有關,兼示深情。柳永《雨霖鈴》詞裏說“執手相看淚眼,竟無語凝咽。”《詩經·邶風·擊鼓》裏說“執

子之手,與子偕老。”執手惜别之時,但見霜風吹動鬓影。徊徨,就是徘徊、彷徨。情人之間的離别總是難舍難分,反複叮咛之語總是令人聽來生愁。霜風鬓影,刻畫出一副單薄酸楚的樣子。這三句是回想當初分别景象。憶起心上人,腦海裏浮現的是離别之時良人酸楚模樣。想起當時傷心惜别之語,怎不教人淚下呢? 

樓上闌幹橫鬥柄,露寒人遠雞相應  “闌幹”,是縱橫的意思。唐人劉方平《月夜》詩裏有“北鬥闌幹南鬥斜”的句子。醒來之後,閨中人再也無法入睡。夜色将殘,舉目所見,唯有北鬥七星。天将亮了,雞鳴不已。夢中之人,遠在他方。良人宿處,當亦如此地雞鳴不已吧。然而,終究隻有我(閨中人)獨自樓上凝望,獨自感受風露的寒冷。

作者簡介

周邦彥(1056年-1121年),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,字美成,號清真居士,漢族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曆官太學正、廬州教授、知溧水縣等。徽宗時爲徽猷閣待制,提舉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創作不少新詞調。作品多寫閨情、羁旅,也有詠物之作。格律謹嚴。語言典麗精雅。長調尤善鋪叙。爲後來格律派詞人所宗。舊時詞論稱他爲“詞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傳世。

出自宋代周邦彦的《蝶恋花·早行》

月皎惊乌栖不定,更漏将残,辘轳牵金井。唤起两眸清炯炯。泪花落枕红绵冷。执手霜风吹鬓影。去意徊徨,别语愁难听。楼上阑干横斗柄,露寒人远鸡相应。译文注释

译文月光皎洁明亮,乌鸦的叫声不停。更漏已经要没有了,屋外摇动轳辘在井里汲水的声音传进房间。这声音使女子的神情更加忧愁,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流下泪水,她一夜来眼泪一直流个不停,连枕中的红绵湿透了。两人手拉着手来到庭院,任霜风吹着她的头发。离别的双方难舍难分,告别的话儿听得让人落泪断肠。楼上星光正明亮,北斗星横在夜空。天色渐明,远处传来鸡叫,仿佛催人分别。

注释月皎:月色洁白光明。《诗经·陈·月出》:“月出皎兮。”更漏:即刻漏,古代记时器。轳辘:井上汲水轳辘转动的声音。眸:眼珠。炯炯:明亮貌。徊徨:徘徊、彷惶的意思。阑干:横斜貌。斗柄: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的三颗星象古代酌酒所用的斗把,叫做斗柄。

句解

月皎惊乌栖不定。更漏将残,轣辘牵金井  曹操《短歌行》诗里写“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。”辛弃疾《西江月》词里写“明月别枝惊鹊。”中国古代绘画中也常有乌鹊明月之境。周邦彦词,长于翻新出奇。一句“月皎惊乌栖不定”,自足与曹孟德、

、辛弃疾鼎足而三。阒静之夜,空无一物,唯有一轮皎洁明亮的圆月当空高照,这明月光耀得触目惊心,以至于枝头的乌鹊惊魂落魄,飞栖不定。轣辘,即辘轳。因“轳”字是平声字,用在句中失粘,故用“轣辘”。金井,指用黄铜包装的井栏,是富贵人家景象。漏是沙漏,或者水漏,古人用以计时。更漏将残,是说夜色将尽。 

唤起两眸清炯炯,泪花落枕红棉冷  唤起,是说闺中人被唤醒了。美人的双眸,自是清亮之极。炯炯,是明亮的样子。周邦彦这里是用《楚辞》严忌《哀时命》诗“夜炯炯而不寐,怀隐忧而厉兹”的语典。之所以“炯炯”,乃是因为当事人有一腔心事,长夜难眠。泪花落枕,当是梦中啼哭之故。红棉,是指用棉花填充的红色枕头。不知闺中人梦见了什么伤心事,梦中流泪,竟湿透了枕头。“冷”字包含三重意思:一是枕头为泪水湿透而冷;二是时间上后半夜最冷;三是点明闺中人独眠,感觉冷。至于闺中人被什么唤醒——是被惊乌唤醒?还是被所梦见之事惊醒?便全都交给读者意会了。 

执手霜风吹鬓影。去意徊徨,别语愁难听  执手,是紧握对方之手。古诗文里“执手”,多和惜别有关,兼示深情。柳永《雨霖铃》词里说“执手相看泪眼,竟无语凝咽。”《诗经·邶风·击鼓》里说“执

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”执手惜别之时,但见霜风吹动鬓影。徊徨,就是徘徊、彷徨。情人之间的离别总是难舍难分,反复叮咛之语总是令人听来生愁。霜风鬓影,刻画出一副单薄酸楚的样子。这三句是回想当初分别景象。忆起心上人,脑海里浮现的是离别之时良人酸楚模样。想起当时伤心惜别之语,怎不教人泪下呢? 

楼上阑干横斗柄,露寒人远鸡相应  “阑干”,是纵横的意思。唐人刘方平《月夜》诗里有“北斗阑干南斗斜”的句子。醒来之后,闺中人再也无法入睡。夜色将残,举目所见,唯有北斗七星。天将亮了,鸡鸣不已。梦中之人,远在他方。良人宿处,当亦如此地鸡鸣不已吧。然而,终究只有我(闺中人)独自楼上凝望,独自感受风露的寒冷。

作者简介
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

魏王恐,使人止晋鄙,留军壁邺,名为救赵,实持两端以观望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两汉司马迁的《魏公子列传》  魏公子无忌者,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。昭王薨,安釐王即位,封公子为信陵君。是时范睢亡魏相秦,以怨魏齐故,秦兵围大梁,破魏...[全文阅读]

汉宫露,梁园雪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明代张煌言的《满江红·屈指兴亡》屈指兴亡,恨南北、黄图消歇。便几个、孤忠大义,冰清玉烈。赵信城边羌笛雨,李陵台上胡笳月。惨模糊、吹出玉关情,声凄切。汉宫露...[全文阅读]

择肉而后发,先中而命处,弦矢分,艺殪仆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 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:“楚则失矣,而齐亦未为得也。夫使诸侯纳贡者,非为财币,所以述职也。封疆画界者,非为守御,所以禁淫也。今齐列为东...[全文阅读]

唤客情应重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宋代张孝祥的《菩萨蛮·庭叶翻翻秋向晚》庭叶翻翻秋向晚。凉砧敲月催金剪。楼上已清寒。不堪频倚栏。 邻翁开社瓮。唤客情应重。不醉且无归。醉时归路迷。作...[全文阅读]

精禽梦觉仍衔石,斗士诚坚共抗流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近现代鲁迅的《题三义塔》三义塔者,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,在日本,农人共建。奔霆飞熛歼人子,败井颓垣剩饿鸠。 偶值大心离火宅,终遗高塔念瀛洲。精禽...[全文阅读]

江介多悲风,淮泗驰急流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魏晋曹植的《杂诗七首》高台多悲风,朝日照北林。之子在万里,江湖逈且深。方舟安可极,离思故难任。孤鴈飞南游,过庭长哀吟。翘思慕远人,愿欲托遗音。形影忽不见,翩...[全文阅读]

本文标题:去意徊徨,别语愁难听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本文链接:http://m.biqugena.com/mip-article/124914.html

上一篇:无言暗将红泪弹。阑珊,香销轻梦还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下一篇:好去不须频下泪,老僧相伴有烟霞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古风词韵相关文章
更多古风词韵文章

精选古风词韵

经典诗歌分类阅读

古风词韵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