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风词韵

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!
诗歌大全>诗歌>古风词韵

下马登邺城,城空复何见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分类:古风词韵发布者:与妳鳕染佰头

出自唐代岑參的《登古邺城》

下馬登邺城,城空複何見。東風吹野火,暮入飛雲殿。城隅南對望陵台,漳水東流不複回。武帝宮中人去盡,年年春色爲誰來。譯文及注釋

譯文下馬走到邺城上面,城池空空有何所見?陣陣東風吹起野火,日幕飄入昔日金殿。城角與那望陵合遙遙相對,漳水滔滔東流一去不再回;武帝宮殿成廢墟人已去盡,年年度廢春色來又是爲誰?

注釋邺(yè)城:春秋齊邑,戰國魏都,三國時魏置邺都,與長安、洛陽等合稱五都,北周大象二年(580)遭戰火焚毀,民衆南徙,隋開皇十年(590)複爲邺縣。故址在今河北省臨漳縣。野火:此指焚燒枯草的火。一說爲磷火,也稱鬼火。飛雲殿:無考,當爲邺城宮殿一陳迹。城隅(yú):城牆角上作爲屏障的女牆。望陵台:即銅雀台,曹操築。漳(zhāng)水:即漳河,流經邺城。山西省東部有清漳、濁漳二河,東南流至河北、河南兩省邊境,合爲漳河,今皆湮沒。武帝:曹操死後被追尊爲魏武帝。

賞析

  首句點題,次句一個“空”字,統領全篇。此“空”,既是對邺都故址敗落凄清環境的概括,又是詩人身臨其境所産生的茫然無着心情的流露,悲戚懷古之情寓于其中。“複何見”三字,以一設問,自然引出中間四句的具體描繪。東風,在古詩中尤爲常見,如李商隐

隐《無題》:“東風無力百花殘,”如李煜《虞美人》“小春風吹醒萬物,百花欣欣向榮。樓昨夜又東風”等等,暗示出春天已到來,呼應結句“春色”。飛雲殿,從名稱上可以使作者想見當年的氣勢。而今,在這樣一個暮春的傍晚,卻隻有東風薛陣,野火飄飄,通過凄涼景象,寫出“人去盡’。這兩句例重從人事方面寫“空”。

  以下兩句側重從事業方面寫“空’。望陵台,爲曹操當年欽酒作樂的地方,曾爲曹操事業興盛的标志,而如今漳水依然東流,高台卻隻與曹操陵墓空對,如詩人《臨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題縣南樓》中所寫:“邺都唯見古時丘,漳水還如舊日流”,城角的高台與城北的流水這種種形象之間的對照和映襯,便透露出事業付流水之意。上文說“城空”,本不該再有所見,但實際上,這四句所見更突出了“城空”,并且使“空”的内容更具體化。詩的最後兩句用“人去盡”總承上頂四句,再度強調“空”,回應詩的開頭,使“空”字成爲首尾貫串的線索。春色依然,人事懼非,這兩句又是對春色的感歎,實際是對古人不常在,事業不常在的感歎。開頭說“複何見”,結尾說“爲誰來”,兩處問句迢迢呼應,加深了這種感歎的分量,全詩遂在不盡的感歎中結束。

  這首詩以“空”爲主線,通過總括

、細描、抒慨三個層次的渲染烘托,寫出古都邺城的“四空”,憑吊古迹,惋歎人生,寓情于景。全詩語言素淡自然,樸茂渾涵,頗有漢魏古詩的悲涼慷慨的風格。詩篇前四句五言,後四句七言,五、七言并用,不拘一格,依物事的描寫、感情的起伏而選擇變化,使詩歌既有潇灑明快的格調,很适于表現懷古的主題并具飽滿深厚的力度,爲岑參早期詩歌代表作之一。

創作背景

  此詩爲岑參開元二十七年(739)春天自長安往遊河朔途徑邺城時所作。詩人登臨邺城,唯見荒草野火,昔日英雄已淹沒于曆史的滾滾塵埃中。詩人吊古興懷,情之所至,感而成詠。

作者簡介

岑參(約715-770年),唐代邊塞詩人,南陽人,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,後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參早歲孤貧,從兄就讀,遍覽史籍。唐玄宗天寶三載(744年)進士,初爲率府兵曹參軍。後兩次從軍邊塞,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;天寶末年,封常清爲安西北庭節度使時,爲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時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樂山),世稱“岑嘉州”。大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出自唐代岑参的《登古邺城》

下马登邺城,城空复何见。东风吹野火,暮入飞云殿。城隅南对望陵台,漳水东流不复回。武帝宫中人去尽,年年春色为谁来。译文注释

译文下马走到邺城上面,城池空空有何所见?阵阵东风吹起野火,日幕飘入昔日金殿。城角与那望陵合遥遥相对,漳水滔滔东流一去不再回;武帝宫殿成废墟人已去尽,年年度废春色来又是为谁?

注释邺(yè)城:春秋齐邑,战国魏都,三国时魏置邺都,与长安、洛阳等合称五都,北周大象二年(580)遭战火焚毁,民众南徙,隋开皇十年(590)复为邺县。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。野火:此指焚烧枯草的火。一说为磷火,也称鬼火。飞云殿:无考,当为邺城宫殿一陈迹。城隅(yú):城墙角上作为屏障的女墙。望陵台:即铜雀台,曹操筑。漳(zhāng)水:即漳河,流经邺城。山西省东部有清漳、浊漳二河,东南流至河北、河南两省边境,合为漳河,今皆湮没。武帝:曹操死后被追尊为魏武帝。

赏析

  首句点题,次句一个“空”字,统领全篇。此“空”,既是对邺都故址败落凄清环境的概括,又是诗人身临其境所产生的茫然无着心情的流露,悲戚怀古之情寓于其中。“复何见”三字,以一设问,自然引出中间四句的具体描绘。东风,在古诗中尤为常见,如李商隐

隐《无题》:“东风无力百花残,”如李煜《虞美人》“小春风吹醒万物,百花欣欣向荣。楼昨夜又东风”等等,暗示出春天已到来,呼应结句“春色”。飞云殿,从名称上可以使作者想见当年的气势。而今,在这样一个暮春的傍晚,却只有东风薛阵,野火飘飘,通过凄凉景象,写出“人去尽’。这两句例重从人事方面写“空”。

  以下两句侧重从事业方面写“空’。望陵台,为曹操当年钦酒作乐的地方,曾为曹操事业兴盛的标志,而如今漳水依然东流,高台却只与曹操陵墓空对,如诗人《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》中所写:“邺都唯见古时丘,漳水还如旧日流”,城角的高台与城北的流水这种种形象之间的对照和映衬,便透露出事业付流水之意。上文说“城空”,本不该再有所见,但实际上,这四句所见更突出了“城空”,并且使“空”的内容更具体化。诗的最后两句用“人去尽”总承上顶四句,再度强调“空”,回应诗的开头,使“空”字成为首尾贯串的线索。春色依然,人事惧非,这两句又是对春色的感叹,实际是对古人不常在,事业不常在的感叹。开头说“复何见”,结尾说“为谁来”,两处问句迢迢呼应,加深了这种感叹的分量,全诗遂在不尽的感叹中结束。

  这首诗以“空”为主线,通过总括

、细描、抒慨三个层次的渲染烘托,写出古都邺城的“四空”,凭吊古迹,惋叹人生,寓情于景。全诗语言素淡自然,朴茂浑涵,颇有汉魏古诗的悲凉慷慨的风格。诗篇前四句五言,后四句七言,五、七言并用,不拘一格,依物事的描写、感情的起伏而选择变化,使诗歌既有潇洒明快的格调,很适于表现怀古的主题并具饱满深厚的力度,为岑参早期诗歌代表作之一。

创作背景

  此诗为岑参开元二十七年(739)春天自长安往游河朔途径邺城时所作。诗人登临邺城,唯见荒草野火,昔日英雄已淹没于历史的滚滚尘埃中。诗人吊古兴怀,情之所至,感而成咏。

作者简介
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[1-2] 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魏王恐,使人止晋鄙,留军壁邺,名为救赵,实持两端以观望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两汉司马迁的《魏公子列传》  魏公子无忌者,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。昭王薨,安釐王即位,封公子为信陵君。是时范睢亡魏相秦,以怨魏齐故,秦兵围大梁,破魏...[全文阅读]

汉宫露,梁园雪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明代张煌言的《满江红·屈指兴亡》屈指兴亡,恨南北、黄图消歇。便几个、孤忠大义,冰清玉烈。赵信城边羌笛雨,李陵台上胡笳月。惨模糊、吹出玉关情,声凄切。汉宫露...[全文阅读]

择肉而后发,先中而命处,弦矢分,艺殪仆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 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:“楚则失矣,而齐亦未为得也。夫使诸侯纳贡者,非为财币,所以述职也。封疆画界者,非为守御,所以禁淫也。今齐列为东...[全文阅读]

唤客情应重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宋代张孝祥的《菩萨蛮·庭叶翻翻秋向晚》庭叶翻翻秋向晚。凉砧敲月催金剪。楼上已清寒。不堪频倚栏。 邻翁开社瓮。唤客情应重。不醉且无归。醉时归路迷。作...[全文阅读]

精禽梦觉仍衔石,斗士诚坚共抗流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近现代鲁迅的《题三义塔》三义塔者,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,在日本,农人共建。奔霆飞熛歼人子,败井颓垣剩饿鸠。 偶值大心离火宅,终遗高塔念瀛洲。精禽...[全文阅读]

江介多悲风,淮泗驰急流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魏晋曹植的《杂诗七首》高台多悲风,朝日照北林。之子在万里,江湖逈且深。方舟安可极,离思故难任。孤鴈飞南游,过庭长哀吟。翘思慕远人,愿欲托遗音。形影忽不见,翩...[全文阅读]

本文标题:下马登邺城,城空复何见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本文链接:http://m.biqugena.com/mip-article/124125.html

上一篇:塞上秋风鼓角,城头落日旌旗。少年鞍马适相宜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下一篇:马嘶经战地,雕认打围山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古风词韵相关文章
更多古风词韵文章

精选古风词韵

经典诗歌分类阅读

古风词韵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