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风词韵

分享好看原创的古风词韵!
诗歌大全>诗歌>古风词韵

白鸥闲不去,争拂酒筵飞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分类:古风词韵发布者:君无戏言
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》

今日竹林宴,我家賢侍郎。三杯容小阮,醉後發清狂。

船上齊桡樂,湖心泛月歸。白鷗閑不去,争拂酒筵飛。

刬卻君山好,平鋪湘水流。巴陵無限酒,醉殺洞庭秋。

譯文及注釋

譯文今日與我家賢侍郎共爲竹林之宴飲,就像阮鹹與叔父阮籍一樣。酒過三杯,請容許我酒醉之後高邁不羁之态。船上齊唱行船之歌,我們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歸。湖面上白鷗悠閑不遠飛,倒是争相在我們酒筵的上方盤旋飛翔。把君山削去該有多好,可讓洞庭湖水平鋪開去望而無邊。巴陵的美酒飲不盡,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。

注釋竹林宴:用阮籍、阮鹹叔侄同飲于竹林事,《晉書·阮籍傳》“(阮)鹹任達不拘,與叔父籍爲竹林之遊。”此以阮鹹自喻,以阮籍比李晔。小阮:即阮鹹,與阮籍相對,故稱小阮。桡樂:謂舟子行船之歌。撓:舟揖也。刬卻:削去。君山:—名洞庭山、湘山。位于洞庭湖中。湘水: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,此處即是指洞庭湖水。巴陵:嶽州唐時曾改爲巴陵郡,治所即今湖南嶽陽。

賞析

  《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三首》是李白的一組紀遊詩。它由三首五言絕句 組成。三首均可獨立成章,其中第三首,更是具有獨特構思的抒情絕唱。

  第一首:“今日竹林宴,我家賢侍郎

郎”,借用阮鹹與叔父阮籍的典故,暗寓李白與族叔李晔共爲竹林之宴飲,同爲仕途不通的同憐人,以阮鹹自喻,以阮籍比作李晔。“三杯容小阮,醉後發清狂”,講述李白欲借酒消愁,排遣心中的愁緒。

  第二首:“船上齊桡樂,湖心泛月歸。白鷗閑不去,争拂酒筵飛。”描繪出一幅酒船管弦齊奏、皓月浮光靜影沉璧、白鷗盤旋飛翔的湖上美景圖。四句詩句前後片渾然一體,自然流暢,毫無滞澀之感,音情頓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氣勢,詩意意境開闊,動靜虛實,相映成趣。

  第三首:“刬卻君山好,平鋪湘水流”,鏟去擋住湘水一瀉千裏直奔長江大海的君山,就好像李白想鏟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礙。“巴陵無限酒,醉殺洞庭秋”,既是自然景色的絕妙的寫照,又是詩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,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樣,用洞庭湖水似的無窮盡的酒來盡情一醉,借以沖去積壓在心頭的愁悶。

  這首詩,前後兩種奇想,表面上似乎各自獨立,實際上卻有着内在聯系。聯系它們的紐帶就是詩人壯志未酬的千古愁、萬古憤。酒和詩都是詩人借以抒憤懑、豁胸襟的手段。詩人運用獨特的想像,不假安排,自然拈出“刬卻君山好,平鋪湘水流”的詩句。“巴陵無限酒,醉殺洞庭秋”句設喻巧妙,令人回味。

隻有處在這種心情下的李白,才能産生這樣奇特的想象;也隻有這樣奇特的想象,才能充分表達此時此際李白的心情。

創作背景

  乾元二年(759)李白行至夔州白帝城,遇赦獲釋,迫不及待地返至江陵。直到嶽陽,遇到族叔李晔,時由刑部侍郎貶官嶺南。于是李白、族叔李晔和被砭官的友人賈至一起同遊洞庭湖。李白寫了月夜遊洞庭湖的三首七言絕句,詩中以阮籍、阮鹹叔侄喻李嘩及己,抒寫其豪興。

作者簡介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朝浪漫主義詩人,被後人譽爲“詩仙”。祖籍隴西成紀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葉城,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。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歲。其墓在今安徽當塗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陸有紀念館。
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》

今日竹林宴,我家贤侍郎。三杯容小阮,醉后发清狂。

船上齐桡乐,湖心泛月归。白鸥闲不去,争拂酒筵飞。

刬却君山好,平铺湘水流。巴陵无限酒,醉杀洞庭秋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今日与我家贤侍郎共为竹林之宴饮,就像阮咸与叔父阮籍一样。酒过三杯,请容许我酒醉之后高迈不羁之态。船上齐唱行船之歌,我们乘着月色自湖心泛舟而归。湖面上白鸥悠闲不远飞,倒是争相在我们酒筵的上方盘旋飞翔。把君山削去该有多好,可让洞庭湖水平铺开去望而无边。巴陵的美酒饮不尽,共同醉倒于洞庭湖的秋天。

注释竹林宴:用阮籍、阮咸叔侄同饮于竹林事,《晋书·阮籍传》“(阮)咸任达不拘,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。”此以阮咸自喻,以阮籍比李晔。小阮:即阮咸,与阮籍相对,故称小阮。桡乐:谓舟子行船之歌。挠:舟揖也。刬却:削去。君山:—名洞庭山、湘山。位于洞庭湖中。湘水:洞庭湖主要由湘江潴成,此处即是指洞庭湖水。巴陵:岳州唐时曾改为巴陵郡,治所即今湖南岳阳。

赏析

  《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》是李白的一组纪游诗。它由三首五言绝句 组成。三首均可独立成章,其中第三首,更是具有独特构思的抒情绝唱。

  第一首:“今日竹林宴,我家贤侍郎

郎”,借用阮咸与叔父阮籍的典故,暗寓李白与族叔李晔共为竹林之宴饮,同为仕途不通的同怜人,以阮咸自喻,以阮籍比作李晔。“三杯容小阮,醉后发清狂”,讲述李白欲借酒消愁,排遣心中的愁绪。

  第二首:“船上齐桡乐,湖心泛月归。白鸥闲不去,争拂酒筵飞。”描绘出一幅酒船管弦齐奏、皓月浮光静影沉璧、白鸥盘旋飞翔的湖上美景图。四句诗句前后片浑然一体,自然流畅,毫无滞涩之感,音情顿挫之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,诗意意境开阔,动静虚实,相映成趣。

  第三首:“刬却君山好,平铺湘水流”,铲去挡住湘水一泻千里直奔长江大海的君山,就好像李白想铲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。“巴陵无限酒,醉杀洞庭秋”,既是自然景色的绝妙的写照,又是诗人思想感情的曲折的流露,流露出他也希望象洞庭湖的秋天一样,用洞庭湖水似的无穷尽的酒来尽情一醉,借以冲去积压在心头的愁闷。

  这首诗,前后两种奇想,表面上似乎各自独立,实际上却有着内在联系。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、万古愤。酒和诗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、豁胸襟的手段。诗人运用独特的想像,不假安排,自然拈出“刬却君山好,平铺湘水流”的诗句。“巴陵无限酒,醉杀洞庭秋”句设喻巧妙,令人回味。

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,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;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,才能充分表达此时此际李白的心情。

创作背景

  乾元二年(759)李白行至夔州白帝城,遇赦获释,迫不及待地返至江陵。直到岳阳,遇到族叔李晔,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。于是李白、族叔李晔和被砭官的友人贾至一起同游洞庭湖。李白写了月夜游洞庭湖的三首七言绝句,诗中以阮籍、阮咸叔侄喻李哗及己,抒写其豪兴。

作者简介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魏王恐,使人止晋鄙,留军壁邺,名为救赵,实持两端以观望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两汉司马迁的《魏公子列传》  魏公子无忌者,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。昭王薨,安釐王即位,封公子为信陵君。是时范睢亡魏相秦,以怨魏齐故,秦兵围大梁,破魏...[全文阅读]

汉宫露,梁园雪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明代张煌言的《满江红·屈指兴亡》屈指兴亡,恨南北、黄图消歇。便几个、孤忠大义,冰清玉烈。赵信城边羌笛雨,李陵台上胡笳月。惨模糊、吹出玉关情,声凄切。汉宫露...[全文阅读]

择肉而后发,先中而命处,弦矢分,艺殪仆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《上林赋》 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:“楚则失矣,而齐亦未为得也。夫使诸侯纳贡者,非为财币,所以述职也。封疆画界者,非为守御,所以禁淫也。今齐列为东...[全文阅读]

唤客情应重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宋代张孝祥的《菩萨蛮·庭叶翻翻秋向晚》庭叶翻翻秋向晚。凉砧敲月催金剪。楼上已清寒。不堪频倚栏。 邻翁开社瓮。唤客情应重。不醉且无归。醉时归路迷。作...[全文阅读]

精禽梦觉仍衔石,斗士诚坚共抗流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近现代鲁迅的《题三义塔》三义塔者,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,在日本,农人共建。奔霆飞熛歼人子,败井颓垣剩饿鸠。 偶值大心离火宅,终遗高塔念瀛洲。精禽...[全文阅读]

江介多悲风,淮泗驰急流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出自魏晋曹植的《杂诗七首》高台多悲风,朝日照北林。之子在万里,江湖逈且深。方舟安可极,离思故难任。孤鴈飞南游,过庭长哀吟。翘思慕远人,愿欲托遗音。形影忽不见,翩...[全文阅读]

本文标题:白鸥闲不去,争拂酒筵飞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本文链接:http://m.biqugena.com/mip-article/120481.html

上一篇:蓟城通漠北,万里别吾乡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下一篇:眼前直下三千字,胸次全无一点尘。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

古风词韵相关文章
更多古风词韵文章

精选古风词韵

经典诗歌分类阅读

古风词韵热点